一、前言

  台灣四面環海,受海洋水氣調節氣候,四季溫暖潮溼,適合多種生物生存,造就了台灣繽紛豐富的生態鏈。不過這樣溫暖潮溼的環境,也適合蚊蟲及黴菌的生存,所以由溼熱引起的疾病也不少。

 

二、案例:

女性,已婚,35。職業:即時口譯

主訴:自一周前,背部出現一紅癢斑,直徑約4公分,圓斑邊界皮膚偏紅、輕微脫皮,圓斑中央皮膚顏色正常。

問診:手掌及手指常有汗疱疹。慢性蕁麻疹,好發鼠膝部及其他關節彎曲內側部位,夏天比冬天嚴重,誘發過敏原尚不明。蟹足腫體質。過敏性鼻炎體質,前天整理衣時,棉絮誘發噴嚏、流鼻水、目癢。項背強緊,工作壓力大熬夜晚睡,睡眠可,喜食肥甘厚味,容易水腫身重,胃腸脹氣,大便不暢,1-2日一行上次生理期為2012/8/11,月經周期容易延後,35~60天,行經期5~7,量可,無血塊。

過敏史:對Aspirin過敏,會誘發雙眼水腫。對蝦子過敏,會誘發喉嚨癢。

舌診:舌淡紅胖嫩有齒痕,朱點

脈診:右脈細滑,尺沈。左脈細滑,尺沈。


三、診療經過

一診:101910

處方:消風散3克,五苓散3克,加味消遙散2.5克,地膚子0.6克,小青龍湯1.2克,杭菊0.6克,白僵蠶0.6克,蒼耳子0.6克。每日三次,共七天。

診斷:

證型:內有濕熱風濕毒聚

  除了給予中藥內服,也叮囑患者用小蘇打粉將家中洗衣機清洗之後,再將自己最近常穿著之衣物重新洗滌。衣服洗後曝曬於陽光充足之處超過六小時,或晾於有除溼機強力除溼之房間。

 

二診:101917

處方:消風散2.5克,五苓散3克,加味消遙散3.3克,地膚子0.5克,小青龍湯1.2克,杭菊0.5克,白僵蠶0.5克,蒼耳子0.5克。每日三次,共七天。

  複診時,患者背後紅疹已消失,但因患者體質仍為濕熱,故繼續給予清熱除濕、消風止癢藥物。

 

*註:本文刊登於 中醫皮膚科臨床顯效醫案集錦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中醫 濕疹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