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蕁麻疹(Urticaria)在中醫稱作「癮疹」,其膨疹斑塊外觀類似被蚊子叮咬而浮凸的癢疹,膨疹顏色可能會是淡紅色,或是略偏蒼白,或是與膚色一致。癮疹浮起後,通常在數小時內逐漸擴散、消失,但是可能又有新的膨疹在其他部位出現。
短期發作的稱為急性蕁麻疹,如果超過六周以上還持續出現新的膨疹,就歸類為慢性蕁麻疹。單一膨疹在24小時內會消失,消失後不會留下疤痕或脫皮等其他異狀。不論是急性或慢性蕁麻疹,少數情況可能嚴重發作到呼吸道腫脹阻塞,而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。
蕁麻疹的病因多樣而難以捉摸,可經由吃入的不潔海鮮、酒類、草莓、芒果、抗生素、食用色素黃色5號...等引起,或是物理性的因素例如:皮膚刮壓、冷熱溫差變化、紫外線,也可能由蚊蟲叮咬或運動誘發。其中可經由物理性刮壓皮膚引起膨疹的情況叫「皮膚劃紋現象」,如果在這種患者的手臂上寫字,幾分鐘後,該處就會浮現剛剛寫的字。
二、案例:
女性,27歲,已婚,自然產兩胎。
主訴:最近一周,每晚雙手、前臂、及軀幹背後皆會起紅色膨疹,疹甚癢,手肘壓迫桌面的部位也會出現直線狀膨疹,到天亮則消失。患者表示,最近兩周皆不曾特別攝取海鮮、飲酒、或其他發物。
問診:平日飲食時間不正常,工作緊張時間長,入睡可,但睡眠不足(01:30~7:30),口乾口苦,胸悶。以前月經周期規則,月經周期30天,行經期7天,皆於每月的10日來。但最近兩次月經皆延後,間隔35〜48天才來,且於經期第二日經血量暴增,月經第四日經血即乾淨,血色鮮紅,無血塊,無經痛,經行伴隨胸脹、腹瀉、腰酸、頭脹痛、頭暈等症狀。納可。
過敏史:未曾對藥物或食物過敏
過去病史:無
家族史:父母沒有過敏疾病,亦無重大疾病
舌診:舌紅朱點,苔薄
脈診:右脈-弦緩;左脈-弦緩、尺弱
三、診療經過
一診 :98年9月14日
處方:小柴胡湯3g,桔梗1g,金銀花1.5g,連翹1.5g,玄參1.5g,苦參根1g,蟬蛻1.5g,薏苡仁1.5g,牛膝1.5g。一日3次,6天。
診斷:癮疹
證型:風邪犯表,兼有肝鬱化熱
患者服藥一天之後詢問,每次服藥半小時之內必定昏昏欲睡,持續約4小時,此藥是否可以繼續服用?我回答患者,此藥可繼續服用,並請患者有機會盡量睡,注意服藥後不要騎車或做其他有風險的行為即可。
患者服藥三天之後,可見癮疹的腫脹程度及發作頻率皆逐漸減少,偶爾久壓仍會有癮疹浮起,但紅癢的情形已減輕。
二診:98年9月25日
處方:小柴胡湯3g,金銀花1.5g,連翹1.5g,苦參根1g,蟬蛻1.5g,薏苡仁1.5g,桔梗1g,牛膝1.5g。一日3次,6天。
明顯的腫脹癮疹未再出現,軀幹及肢體久壓後,僅有平坦的淡紅色條痕。為避免復發,前方去玄參,略減其寒涼之性,再予以服藥一周。服藥後會昏睡之反應在本周亦明顯減輕。
*註:本文刊登於 中醫皮膚科臨床顯效醫案集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