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平常皮膚都好好的,怎麼一到秋冬季節,或是出國到了氣候乾燥的地方,也沒被蟲咬、也沒長疹子,但就是到處不對勁,忍不住這裡抓、那裡抓?抓到皮屑到處飛,有的人甚至皮膚都抓出血痕了,有可能就是冬季癢又開始作怪。
冬季癢又叫做「缺脂性皮膚炎」或「乾燥性皮膚炎」,大多是在四肢外側的皮膚,或是身體跟衣服磨擦的部位,最常見的部位是在小腿前側、手臂外側,還有腰腹被衣物束住的部位。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,最常見在氣血虛衰的中老年人身上。
人體的皮膚就像蘋果的表皮,汗腺分泌的汗水提供皮膚角質層足夠的水份,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則形成保護膜,像蘋果皮外層的果臘一樣,防止水分的蒸發,所以正常的皮膚看起來會像蘋果表皮一樣飽滿潤澤。
但是汗腺跟皮脂腺都受溫度跟人體氣血的影響甚大。當冬天的氣溫降低,人體血管收縮,汗腺的分泌量不足,皮膚得不到足夠的水分就開始乾燥。皮脂腺的油脂分泌量也隨著氣溫降低,保護皮膚的油脂減少,水分流失的速度更快,乾燥的情形更加惡化,皮膚就會像乾掉的蘋果失去光澤、出現小細紋,接著開始發癢、脫屑、粗糙、龜裂,有的人因為搔抓過度而出現傷口、色素沉澱、濕疹,甚至紅腫發炎。
二、案例及診療經過
李**,男,51歲
一診:100年10月18日
主訴:皮膚全身搔癢兩個月左右、遇熱皮膚癢甚、洗澡後搔癢明顯、有皮損脫屑現象。稍有便祕、口乾舌燥、失眠多夢、易煩躁。
舌脈:舌質紅苔黃厚、脈滑數。
處方:龍膽瀉肝湯6克、消風散3克、地膚子1克、地骨皮1克、薏苡仁1克、黃芩1克。每日3次,共七天。
主以龍膽瀉肝湯清熱解毒涼血,兼以消風散去風熱,加地骨皮、地膚子去皮膚表熱。
二診:100年10月31日
主訴:口乾、排便改善、洗熱水澡後仍搔癢、仍失眠多夢。
處方:龍膽瀉肝湯4克、黃連解毒湯3克、消風散3克、地膚子1克、地骨皮1克、薏苡仁1克、黃芩1克。每日3次,共七天。
黃連解毒湯加強清熱解毒功能。
三診:100年11月19日
主訴:皮膚癢熱症狀改善
處方:龍膽瀉肝湯3克、黃連解毒湯3克、消風散3克、地膚子1克、地骨皮1克、黨參1克、黃耆1克。每日3次,共七天。
仍以祛風清熱、解毒滋陰為主,但減少清熱藥物,增加滋陰藥物,以加強皮膚滋潤效果。因病情好轉,酌加黨參、黃耆補氣藥物,促進皮膚修復、免疫力及代謝功能正常,避免毒邪再次蘊生。
四診:100年12月19日
主訴:病情整體好轉、皮膚癢熱症狀及皮膚損傷狀況治癒
處方:同三診
*註:本文刊登於 中醫臨床顯效案例彙編(三)